設計是感性的,還是理性的?都有,在理性的基礎上,增加感性的元素。這個設計師們都了解,但理性的設計點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呢?如何通過理性的設計影響用戶行為,提升轉化率?
要了解用戶,必須先了解用戶行為
在做設計的時候,很容易把用戶想象成一個的用戶,具有鷹的視力、大象的記憶力、蝙蝠的導航能力、駱駝的耐心、猴子的靈活度。但實際情況往往如下。
事實1: 2013年平均注意力是8秒,較2000年注意力時長減少了4秒;金魚的平均注意力是9秒。人的平均注意力還不如一條魚來得持久。
事實2:17%的用戶瀏覽網頁的時間少于4秒;每多100個英文字,用戶只愿意花4.4秒的時間去掃描閱讀;以這個速度,可以評估出49%的用戶平均在每頁閱讀111及以下字數的內容,花費的時間約是5秒以下??梢?,用戶瀏覽頁面以掃描為主,每個頁面停留時間很短,沒有耐心逐字逐句去閱讀。
事實3: 當我們自己看到這種設計的時候,填寫注冊表單的欲望就大打折扣,因為知道自己記不住自己設定的問題和答案,沒有耐心去填寫,抗拒記憶。
事實4: 使用微云,拖動文件到微云面板后,沒留意到界面的變化,再一次拖動文件到微云面板,有數據變化時才發現界面的反饋。做設計時很容易高估用戶對界面變化的感知程度,我們覺得用戶會注意得到,但用戶可能并沒有發現界面的變化。
相同樣式的操作提示,IE瀏覽器在提示條的上方增加醒目的橙色橫條,同時增加提醒機制,當用戶超過一段時間沒有點擊操作時,判斷為用戶沒有注意到操作欄的出現,通過顏色漸變動效提示用戶進行操作。
事實5: Photoshop、Excel等軟件經常使用,但還是很多功能不清楚,然而我們并沒有主動探索,也沒有足夠的耐心去逐一嘗試,除非有功能使用的需求。
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,真實用戶:大寫的“懶”,注意力不集中、不愛記憶、視覺不敏銳、不愛探索、沒有耐心。懶是天性,是正常的表現,我們在設計過程中,應該避免讓用戶去記憶、思考、尋找和反復嘗試。
提升轉化率的設計技巧
1. 視頻的魅力
視頻展示對于網購的重要性:96%的消費者認為視頻有助于作出網購決策。電商網站商品詳情頁中,將圖片替換成視頻后,用戶轉化率提升了12.62%。
除了是否默認展示視頻外,視頻長度也對轉化率有影響。視頻長度接近60秒,有一半用戶放棄觀看;視頻長度短于30秒用戶更有觀看的意愿,注意力也更為集中。
我們可以怎么做?
· 游戲詳情頁將視頻放在位,默認播放且靜音;
· 視頻時長控制在30秒以內。
2. 操作按鈕的設計
純文字的點擊率是高的,因為文字表意更明確,用戶更容易理解,更容易觸發用戶去操作。其次,閱讀習慣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,在一個區域內,視線的終點是在右下角,將按鈕放在視線的終點,點擊率會高于放在其他區域。
我們可以怎么做?
· 能用文字不用圖標;
· 巧用對比色;
· 按鈕位置需符合閱讀習慣。
3.增加緊迫感和稀缺性元素
唯品會的20分鐘購物車清空功能,實際上這是一個減庫存的功能,并不是純屬為了誘導或刺激用戶購買。倒數計時告知用戶,貨物只為用戶保存20分鐘,20分鐘后不購買,將返回到購物架供別人選擇。一個簡單的時間倒計時元素,會讓用戶自然而然地產生緊迫感。產生如果現在不買,20分鐘后可能就會沒貨了的感覺。讓用戶感受到什么叫時光飛逝 稍縱即逝,腎上腺素上升,心跳加快,進入買買買模式!
“賦予效應”使得人們對已經擁有的事物會習慣性地視若無睹;只有在失去或即將失去的時候才會產生加倍的珍惜感。而唯品會的20分鐘倒計時和京東的還剩N件,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讓用戶珍惜即將失去的購買權的作用,從而增加了用戶購買的欲望。
電商中常見的用部分“已搶光”暗示用戶,襯托氛圍,再不買,就都搶光了,通過這種方式促進用戶作出購買決定,是一種常見的營銷策略。
我們可以怎么做?
可以考慮在后續售賣中,增加緊迫感和稀缺性元素。比如:限定2000個折扣名額、限定24小時的折扣時間等。
3. 提升響應速度
降低轉化率的情況:亞馬遜發現,他們的網站頁面加載時間每增加100毫秒,銷售量就會下降1%;近65%的全球互聯網消費者(另一數據為57%的在線購物者),在頁面打開時間超過3秒時,會離開該頁面,并且80%的消費者不會再訪問該頁面;網站加載時間每增加1秒,客戶滿意度便會下跌7%。
亞馬遜頁面打開時間每增加1秒,全年銷售額減少16億美元,谷歌搜索結果打開時間每增加0.4秒,全天搜索量減少800萬次。頁面的打開時間和操作響應速度對于用戶體驗而言非?;A而異常重要,對轉化率的影響非常大。
我們可以怎么做?
想要提升轉化率,必須先避免基礎體驗問題。提高響應速度是王道,記住用戶是沒有耐心的。